宁夏党史教育网头部
今天是
>>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党史动态

邓小平同志四次来宁及其历史影响

来源:宁夏日报 时间:2024-09-02

    饶彦久

  邓小平同志一生四次来过宁夏,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足迹和历久弥新的红色记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来宁夏传播了马列主义和革命思想。1927年2月,时年23岁的邓小平等3人受党的指派,从苏联回国途经宁夏作短暂停留。其间,他向中共宁夏特别支部党员宣传了马列主义,介绍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情况和苏联的政权建设等方面情况,并耐心指导特别支部加强自身建设。还深入银川市中山街、柳树巷、南关双城门、旧满城街、新城等地,了解各族群众的生活状况。之后,经灵武县、吴忠县、同心县、固原县等地前往西安,沿途调查了民情风俗,向群众宣传了革命思想。

  邓小平同志第二次来宁夏给我们留下了“跟着走”的崇高精神和品格风范。长征之初,邓小平担任《红星报》主编,通过手刻油印的方式编印刊物,为战士们提供“精神食粮”。遵义会议之前,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央秘书长,并参加了遵义会议。1935年6月至7月,邓小平调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以卓有成效的宣传教育工作,激励红军战士克服艰难险阻,勇往直前。10月5日至9日,邓小平跟随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长征经过宁夏,这是他第二次来到宁夏。其间,他先后在今西吉、隆德、原州区和彭阳一带住宿。青石嘴战斗后,他还向杨成武要了一些布匹,为宣传队的小战士们做了新衣服,使小战士们飒爽英姿,留下了动人的红色故事。沿途,邓小平每到一处,都向群众宣传党和红军是为劳苦大众打天下的队伍,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民族政策,宣传党和红军的严明纪律,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对于长征,邓小平的女儿毛毛曾好奇地问他:“长征的时候,你都干了些什么工作?”邓小平回答:“跟着走!”“跟着走”,体现了邓小平对理想信念坚定追求的崇高精神;“跟着走”,体现了邓小平忠诚于党的品格风范。“跟着走”昭示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作为共产党员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邓小平同志第三次来宁夏给我们留下了彪炳史册的历史功勋和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1936年5月至11月,为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迎接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和打通国际线路,党中央作出了西征的战略决策。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的邓小平随西征红军转战宁夏。这是他第三次到宁夏,停留的时间最久,留下的故事最多。

  邓小平等领导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工作。邓小平和政治部主任朱瑞等一起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对回族人民的宣言》等文件精神,带领干部深入基层部队,指导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和尊重回族风俗习惯教育。红军每到一处,都张贴革命标语,演出文艺节目,同回族群众联欢,帮助回族群众劳动生产,启发群众思想觉悟,使党的民族政策深入人心。党和红军受到了回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为西征胜利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邓小平等领导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东北军的统战工作。争取团结东北军一起抗日,是红军西征的主要任务之一。在邓小平和朱瑞的领导下,红军各部队都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小组,通过传唱救亡歌曲,进行战场喊话、散发传单、书写标语等形式,开展对东北军的统战工作。红军对被俘的东北军官兵以礼相待,进行宣传教育后全部释放。经过努力,红军与东北军达成了互不侵犯、共同抗日的秘密协议。在清水河畔,形成了一道“奇怪的战线”,白天两军对垒、互放枪炮,夜晚则聚会联欢、亲密友好。红军和东北军由你死我活的敌人变成共同抗日的友军。

  邓小平是将台堡会师的亲历者。1936年10月22日,红一、红二方面军在将台堡会师,是红军长征中的最后一次会师,标志着红二方面军长征结束,也标志着历时两年的伟大长征胜利结束。将台堡会师,在中共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和宁夏党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全程参加了会师。10月21日,在西吉县平峰镇,左权、聂荣臻、邓小平与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和刘伯承等亲切会面。22日,在将台堡,左权、聂荣臻、邓小平和红二师师长杨得志、政委肖华与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和刘伯承等会师,参加会师的部队有11500多人。24日,邓小平在红二方面军营以上干部会议上传达了瓦窑堡会议精神,向红二方面军指战员传达了党中央关于逼蒋抗日的方针,以及中央关于红二方面军到陕甘地区的具体任务。听了邓小平的报告,指战员对党的政治任务和斗争策略有了明确的了解,情绪异常激动和兴奋。

  邓小平还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邓小平不仅参加了西征的许多重要战斗,参加了吊堡子会议和王家团庄会议等重要会议,还留下了“邓小平背粮”“邓小平唱马赛曲”“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等红色故事。

  邓小平第四次来宁夏推动了宁夏的“三线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邓小平十分关心宁夏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1958年夏,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听取了宁工委和自治区筹委会领导人关于筹备工作情况的汇报后,书记处书记李富春对宁夏的经济建设等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第一,宁夏是河套地区,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一定要大力搞好农业;第二,宁夏搞工业建设,要从自治区的资源状况出发,首先要搞好适合农业发展的加工工业;第三,加强宁夏地下资源的勘查,大的项目由中央统筹安排。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对李富春的意见表示同意,还希望宁夏各级领导带领回汉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搞好宁夏的社会主义建设。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中国面临的国际局势非常严峻,党中央为加强战备作出了进行“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指导宁夏的“三线建设”,1964年3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真等来宁夏视察工作,这是他第四次来宁夏。他们查看了宁夏贺兰山防空图,与宁夏党政军领导一起分析了贺兰山天然屏障和防空设施的特点以及在未来战事中的重要作用。听取工作汇报后,邓小平指出,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快宁夏的社会主义建设。宁夏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西海固地区,一定要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统战、宗教工作,回汉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把宁夏建设好。

  针对“三线建设”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1966年3月22日,在听取自治区党委负责人汇报工作时,邓小平作出明确指示,有力推动了宁夏“三线建设”,填补了宁夏工业的空白,改善了宁夏的工业布局,增强了宁夏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奠定了宁夏现代化的基础。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

宁夏党史教育网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