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党史教育网头部
今天是
>>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特别策划 -> 重大活动

《山海情》红了,西海固绿了

来源:中国环境报 时间:2021-02-07

  《山海情》已经大结局了,但入戏颇深的观众,依旧不可自拔。主人公满口的宁夏、福建口音听得人直“上头”,粉丝纷纷以“葱民”(即村民)自居。剧中的扶贫产品——双孢菇、枸杞、红酒等乘风而上,不仅价格走高还卖断了货。还有一众吃货网友,四处打探“哪儿有剧里‘真香’的宁夏滩羊”,被其他“葱民”调侃:你们再这么吃,滩羊都来不及长大。

  这部豆瓣评分9.4分的扶贫主题电视剧,只有23集,被观众追着喊“不够看”。全剧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人民和干部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完成异地搬迁,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风沙漫天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剧里,主人公们用双手改变了贫瘠的家园;现实生活中,西海固和闽宁镇也正实现从飞沙走石到绿意盎然的华丽转身。

  “土”味剧里的滴水之争

  《山海情》的故事,发生在宁夏西吉的一个小村庄——涌泉村。名为涌泉,实则是个极干旱的沙窝窝。

  有多缺水?只看主人公们的名字便能窥见一二。男主角马得福的父亲叫“喊水”,姑姑叫“秋水”,发小叫“水旺”,初恋叫“水花”。都说名字是父母对子女的祝福,其中深意不言自明。

  涌泉村的水是苦的,人为了生存,能勉强咽下,牲口却不喝。为免牲口渴死,有经验的老农人把糠撒在水里,牲口吃糠,就少不了舔几口水。

  封闭、落后、贫穷,是涌泉村总也摘不去的帽子。兄弟三人穷得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为了一头驴、一口水窖的聘礼,水花的父亲就能把女儿许配他人。

  为了发展,政府建立吊庄基地,号召农民移民、搬迁。可吊庄基地也是一片戈壁,一阵沙尘暴袭来,吓得搬迁来的村民打了退堂鼓。虽然号召者描绘的移民村未来很美好,但未来毕竟还没来,保守者裹足不前,先行者用半生去创造。

  在这部风沙扑面的“土”味剧里,发生了很多与水有关的故事。村里的老支书为了植树固沙,累坏了腰,留下病根;水花的丈夫挖水窖时遭遇意外,从此双腿残疾;吊庄移民户为了给地里庄稼争口春灌的水,险些抄家伙与扬水站工作人员起冲突;远赴福建打工的马秋红因为经历过家乡缺水的贫困,总不习惯沿海工友洗衣沐浴时,一刻不停地开着水龙头……

  在接受对口帮扶、发展产业脱贫的路上,主人公们缺过水、求过水、闹过水、盼过水,每一滴水都足以让他们如获至宝,欣喜不已。犹记得《山海情》大结局,三级扬水工程竣工,水坝间,清水奔腾而下,让不少观众胸中块垒一扫而空:再不是一股唯恐后继乏力的小流了,水和希望浸润着闽宁镇整片土地。

  如今西海固主基调是绿色

  《山海情》大结局里还有一幕,惊艳了观众。主人公多年后重返涌泉村所在的宁夏西海固,画面中再不是风沙追着石头跑,而是绿意盎然的群山连绵不绝。

  这是哪个影视外景地?

  不,这就是当下真实的西海固。

  西海固,广义上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的代称,狭义上指西吉县、海原县和固原市。这里曾经十年九旱,千沟万壑寸草不生,是清代左宗棠口中“苦瘠甲天下”之地。

  以宁夏西吉县为例,20世纪末森林覆盖率只有3.5%,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由于干旱,农作物难以生长,这里的人长期只能靠耐旱的马铃薯活命。

  为了改变恶劣的环境,西吉把退耕还林作为生态建设的“龙头工程”,围绕环县城3个生态极度脆弱重点区,进行规划布局。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改山治水,植树造林,恢复生态。

  如今,这里的林业用地面积从20世纪末的36万亩增加至137.4万亩,森林覆盖率从3.5%上升为17.02%,区域水源涵养能力得以提升,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局面。

  生态,成为宁夏西吉县最亮丽的名片。2019年西吉旅游接待游客145.49万人次,人们慕名而来,亲近自然。

  绿起来的还有闽宁镇。“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旧貌再难寻觅,“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一个现代化生态移民的“样板间”在贺兰山东麓的戈壁荒滩上拔地而起。

  人们利用废旧秸秆、果木枝条、葡萄枝条等加工生产各类食用菌菌包,发展绿色农业。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农产品生产不断“调优”“调绿”,农民不仅增产增收,环境还变绿变好。

  《山海情》的故事结束了,西海固和闽宁镇的故事还在继续。这几日,不少旅行博主纷纷晒出镜头里的西海固和闽宁镇,高颜值的大西北让网友心驰神往。“葱民”们齐刷刷送上掌声——号滴恨(即好得很)!

宁夏党史教育网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