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党史教育网头部
今天是
>>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特别策划 -> 重大活动

新西海固呼之欲出

来源:宁夏日报 时间:2020-08-17

  入秋时节,六盘山区天高云淡,苍翠清凉。

  宁夏固原市隆德县联财镇联合村的一栋冷凉蔬菜大棚里,村民张小龙正在忙碌。他告诉记者:“2016年,我回老家种植蔬菜,去年种了11棚辣椒,纯收入9万元,比在外打工一年收入两三万元高多了。”

  联合村位于宁夏西海固六盘山西麓。借助海拔高、气温低的优势成立了合作社种植冷凉蔬菜,吸纳了村里90%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棚和务工。

  张小龙在这里实现了“致富”这个曾可望而不可即的念想。

  西海固包括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中卫市海原县,吴忠市同心县、盐池县和红寺堡区。这里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也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核心区。

  在山多川少、十年九旱的西海固,曾经富是梦想,穷是标签——1972年,西海固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这里的贫穷,曾是大山深处一双望眼欲穿的求知泪眼,曾是农家土院一筐卖不上价的洋芋疙瘩,曾是破败窑洞前一根叮当作响的挑水扁担……旧日里,西海固人往往辛苦劳作一年,却还是锅里缺粮、缸里缺水、身上没钱。

  1982年,国务院实施“三西”扶贫开发计划。此后30余年,西海固历经“双百”扶贫、千村扶贫、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和精准扶贫等,一代代干部群众接续奋战,百计攻坚。

  犹记得1997年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到宁夏调研东西协作对口帮扶工作,被西海固的贫困所震撼,提议将西海固不宜生存地方的贫困群众“吊庄”搬迁到银川河套平原待开发荒漠地,建设新家园,并亲自命名为“闽宁村”。如今,这个习近平总书记牵挂了20多年的“移民吊庄”,以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快速脱贫致富,让“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

  青山有幸,岁月为凭。历经未有停歇的数轮接力开发扶贫,西海固贫困人口从1982年的119万减至2019年底的1.88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达全国中等水平。昔日“苦甲天下”之地正作别世界级贫困,渐渐出落成一个善用科技利器、护持生态长城、干部协力攻坚、群众奋斗致富的崭新西海固。

  破解山之困 大山孕育无限生机

  地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山既是西海固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他们脱贫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沟壑纵横、干旱缺水、灾害频发……恶劣的自然条件将这里的群众与贫困紧紧捆绑。

  1972年,国务院调查组一份报告写道:西海固群众生活仍然十分贫困,不少人家无隔夜粮,冬天没有御寒衣。

  1982年,西海固山岭大多赤裸,贫困面高达80%以上。从这一年开始,中央实施“三西”扶贫开发计划,长远打算,科学规划,把救济同长远建设结合起来进行。

  吊庄移民就是宁夏在“三西”扶贫中采取的关键举措之一。上世纪80年代,自治区党委、政府再三研判,决心将南部山区生活在最干旱、偏远区域的极贫群众搬迁至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引黄灌区。 

  延续这一做法,30年来,宁夏先后组织6次大规模移民搬迁,123万人的“穷根”被彻底斩断。

  在移民搬迁助力脱贫驶入快速通道之时,留在故土的多数西海固人仍需就地抗争。他们的经验是:要把大山刨出生机,以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农业革命是关键利器。

  近40年里,距离固原市城区30多公里的原州区河川乡上黄村,将这一利器用到了极致。上世纪80年代,中科院在上黄村设立科研基地,研究水土流失治理和农业增产。在专家引导下,全村逐渐摒弃一个劲儿开荒种粮的做法,引柠条上山复绿,陆续尝试种植早酥梨、红梅杏,群众脱贫致富搭上科技快车。

  如今,走进占地上千平方米的现代化钢架大棚,记者看到,一条条菌棒分区域层层码放,在透明塑料膜包裹的菌棒上,白白的菌丝开始扩散。

  “有了科技支撑,我们村发展跑快了一步。”上黄村村主任黄玉孝说,2017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指导下,上黄村开始推广菌菇种植,村民们一年时间就学会制作菌棒,种一棚香菇收入五六万元。

  覆膜保墒、圈舍饲养、水肥一体……一个个科技成果落地生根;菌菇、黄花菜、芦笋……一项项新产业从无到有,像上黄村一样,西海固各县区顺应自然,变发展劣势为优势,让破解山困之路越走越宽。

  科技“点山成金”,扶贫工厂则“送金入山”。“以前全家就靠丈夫一人打工,我要在家照顾上学的孩子,手头那点钱经常不够花。”吴忠市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村民马贵花说,经过培训,她学会使用缝纫机,每月有1800元保底工资,日子松活多了。

  来自中央、援助省份、自治区各个层次,从科技、资本、政策、人才等不同方面……万千“活水”源源不断流入,沉寂封闭的大山渐次苏醒,孕育出无限生机。

  再造山之美   生态富民“任意门”正打开

  “不适宜人类居住”并非西海固地区的固有标签。

  历史上,这里曾经气候湿润,水草丰美。东汉班彪登固原城有感而著《北征赋》,描写的景象依然是山势巍峨、草木深邃。随着气候变迁、屯兵开垦、毁林开荒,到晚清林则徐发配伊犁途经六盘山时,所见已是“其沙土皆紫色,一木不生,但有细草”。

  汲取生态恶化的历史教训,自上世纪80年代启动开发式扶贫以来,西海固始终遵守“山绿才能民富”的生态逻辑。天然林保护工程、水源涵养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一批批生态建设工程在此实施;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等,一项项生态修复政策在此落地。如今的西海固人,既为先民弥补历史欠账,也为脱贫厚植生态根基。

  盛夏时节,驱车行驶在固原的山路上要格外小心——路边野草丛中随时可能窜出野生动物,野鸡、野兔、松鼠等甚至大摇大摆走在公路上。

  这一幕对土生土长的青石林场护林员马维虎来说,在过去根本不敢想象。“我就在这道梁上出生、长大,小时候村里人为了捡柴火煨炕,拿个镰刀像梳头发一样把柴草一根不剩地割走,走几个山头都凑不满一筐子。”马维虎指着面前的一座山头说,“小时候我一直在想,山要是绿的该多好看!”

  能吃苦、有想法的马维虎长大后离开山沟沟,到固原城里卖水果、贩牛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为了儿时“让山绿起来”的梦想,他放下生意,回到老家当起了护林员。

  2003年,又一重大生态工程——封山禁牧在宁夏全境实施,马维虎身上的担子更重了。禁牧初期,为着放牧村民玩“躲猫猫”,马维虎不知和村民发生多少次冲突,有时上山巡逻一趟,衣服就被拽扯成烂布条。即便自己的大哥上山放牧,马维虎也毫不留情把羊扣下。“为此我们俩三年没说过一句话。”谈起当年为护林受的委屈,马维虎语带哽咽。

  种树、护树、爱树,20多年来,马维虎成了“树痴”。正是有了一个个马维虎式的护绿人,有了一系列生态政策的接续加持,马维虎儿时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行走于西海固,“山像和尚头”的荒凉景象不再,满山叠翠,溪水潺潺。据统计,固原市的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1.4%提高到2019年的28.4%,植被覆盖度更是超过70%。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西海固持续数十年的生态修复和区域小气候形成良性循环。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西海固降水量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

  雨水多了、听话了,山绿民富水到渠成。入夏后,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村民马克俊开的“老马茶馆”迎来生意旺季。今年他装修了茶馆,新学了八宝茶泡法。“来避暑的人可多了,想让游客喝杯我们家乡的茶,舒舒服服欣赏美景。”马克俊说。

  杨岭村地处峡谷,去年举办了杨岭首届山花旅游节,10天游客突破10万人次,旅游产业综合收入300余万元。“村民摆小吃摊一天最高收入有到7000元的,不少村民吃上了好生态的‘颜值饭’。”杨岭村村主任赫殿全说。

  厚积多年的生态之利为西海固脱贫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绿色路径。2017年,固原市提出实施让山更绿、民更富的“四个一”林草产业试验示范工程。一棵树、一株苗、一棵草、一枝花,示范工程挖掘释放绿水青山的生态功能、经济优势和产业价值,种出风景,种出产业。

  水蜜桃已经挂果,火龙果旺盛生长,黄花菜迎风摇曳……南果生北地,越来越多西海固人没种过、没见过甚至没听过的植物,正在这片大地茁壮成长,成为他们走出贫困、走向富饶的“任意门”。

  淬炼山之魂 不忘使命斩荆棘

  在宁夏脱贫攻坚一线,有干部扑下身、沉下心,尽心尽力为群众解决枝叶小事;有干部带着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让贫困山村美起来、富起来;也有干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点亮苦寒战贫中的土地。

  2017年5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淋巴癌晚期”。拿到诊断报告,固原市泾源县黄花乡党委书记马新娟一天一夜没说话。

  治疗几个月后,马新娟躺不住了:“我们乡脱贫攻坚到了关键时刻,看病先放放。”她不顾劝阻,与医院签下协议:“自愿放弃化疗,回家自主选择医院治疗。”

  几天后,马新娟出现在黄花乡羊槽村扶贫车间筹建现场。“马书记,你的头发怎么剪得这么短?”羊槽村村支书马德全问道。

  “怎么样?我新剪的这个发型精神不?”马新娟笑着回答。实际上,她因为化疗头发早已掉光,戴上假发是怕同事和村民知道她的病情。

  2018年4月,马新娟在主持乡脱贫攻坚推进会时,突然离席去卫生间,大口大口吐血。一个月后,年仅40岁的她撒手而去。

  逝者托体六盘山,生者战贫不止息。在西海固,扶贫干部们用青春书写初心使命,用实干标注责任担当。

  2016年,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生樊学双离开4个月大的孩子,来到固原市隆德县挂职副县长。

  2017年,樊学双牵头建成隆德县闽宁残疾人托养创业中心,探索电商创业。开始产品没销路,樊学双背着土豆粉丝样品全国跑:“咱们要想成功,就得发扬‘蚊子精神’,见人就叮。”一年多后,电商平台合作社销售额突破两千万元,仅去年就为2390名贫困重度残障人士分红186万元。

  牵头实施自来水提升工程,让4.5万群众喝上健康水;数十次奔波北京、福建,促成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隆德县医院结对子……2018年工作期满后,樊学双毅然选择再干两年。

  为新时代六盘山精神提供鲜活注脚的,还有一股来自海的力量。1996年闽宁协作开始以来,11批183名福建援宁挂职干部和2000余名支农支教支医队员,将爱拼会赢的福建精神融入宁夏的山山水水。

  在一批批福建干部、支农支教支医队员来到宁夏挂职、援助的同时,一批批宁夏干部从西北内陆前往福建挂职学习。归来后的他们成为贫困地区各行各业的“领头羊”“顶梁柱”。“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六盘山精神和“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在互学互促中渐渐融合成两省区共同的精神财富。

  移除山之魇   等靠要思想渐远去

  走进固原市西吉县偏城乡下堡村71岁的马佑伸家,外墙贴着瓷砖的砖瓦房干净整洁,崭新的圈棚里羊肥牛壮。一见客人来,他忙端出两大盘馓子油香、瓜子糖果,笑容满面招呼大家。

  马佑伸曾是全村出了名的“难缠人”,经常上访,见村干部就骂。如今他一心忙致富,天天钻牛棚,不愿再提陈年旧事。见到记者,他滔滔不绝算起享受的“政策账”:去年赶上村里扶持养牛,进母牛、下牛犊、种青贮玉米、挖青贮池都有补贴;今年想扩大规模,村干部帮忙担保贷款20万元,补栏了一批牛羊。“政策这么好,我要打个翻身仗呢。”马佑伸说。

  上访户变“励志户”在西海固并不鲜见。固原市委副书记、西吉县委书记王学军说,过去人们被贫穷折磨怕了,无论怎么努力也没用,时间一久便习惯“等靠要”,慢慢“心山”难移。近年,精准扶贫政策让老百姓看到希望,从心底喷涌出为幸福生活奋斗的动力。

  移除“心山”,文化的力量不可小觑。在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鸦儿沟村,茶余饭后,村民喜欢到马志学家唱唱“山花儿”。马志学曾受电击致双臂残疾,但他没有丧失信心,潜心钻研花儿创作,成了宁夏山花儿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

  2011年,在政府支持下,马志学腾出自家屋子办文化大院,100多位村民自发参加、自排节目,文化大院常常热闹非凡。受到追捧的“自乐班”名气渐响,马志学开始带着团队到十里八村巡演,“文艺活动多了,村民精气神明显变了,聚众赌博、喝酒、闲扯的人少了,重文化、谋致富的人多了。”马志学说。

  人气越来越旺的马志学文化大院,只是宁夏在贫瘠土地上打造“文化高地”的一个缩影。“文化大篷车”30多年如一日奔波于乡村、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率先实现全覆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助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一个个文化阵地遍布宁夏贫困村落,在凸显“文化磁力”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改变群众的惯性思维。

  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移民马慧娟,从2008年开始农闲时间在手机上创作,先后出版5本书。“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口袋一天天鼓起来,生活也有了指望和奔头。”她在今年刚出版的新书《走出黑眼湾》中写道。

  出书、登上央视舞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文化的力量一步步改变着马慧娟,她的想法也在不断进阶。2018年,马慧娟借助村部的农家书屋创办“泥土书香读书社”,建立互助学习小组,教大家识字、读书。“有了见识,富了头脑,人就会变个样。”她说。

  与马慧娟的姐妹们在打工务农之余扫盲相比,西海固的孩子幸运得多,他们都圆了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潜心向学的读书梦。

  7月临近学期末,记者在同心县下马关镇新园村走访看到,新缘完小六年级一班的学生盯着讲台中央的大屏幕上网课,屏幕另一边是60多公里外的县城重点学校思源实验学校的师生。“学校接入在线互动课堂已经两年多,与城里学生一起上课,孩子们积极性很高,视野也开阔了,村小老师教学水平也有提高。”校长买金锋说。

  知识的火把一旦点燃,势必照亮人生。从小接受新事物、新思维、新理念的西海固孩子,将在逐渐褪去贫困标签中迎接更多可能。

  心有所向,行必致远。85年前,红军长征翻越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此后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而今,托起这座“胜利之山”的西海固人民,正投身并且见证着中华民族脱贫攻坚斗争的伟大胜利。(原载8月15日《瞭望》周刊)

宁夏党史教育网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