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党史教育网头部
今天是
>>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事件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加强湘江战役精神的新时代阐释

来源: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时间:2021-11-22

作者:胡长栓    

  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在党的历史和理论学习中,弘扬优秀革命精神,传承优良革命传统,能够形成更广泛的思想共识,凝聚更广大的人民力量,激发更深厚的奋斗意志,筑牢更坚实的信仰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和拼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辉煌篇章,铸就了伟大的革命精神。湘江战役作为中国革命史上“最惨烈、最悲壮、最辉煌”的战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生死存亡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它所形成的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的湘江战役精神,是伟大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需要深入挖掘湘江战役精神的历史内涵、加强湘江战役精神的时代表达,以更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一、全面把握湘江战役精神的价值

  湘江战役精神是伟大的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认识湘江战役精神,就需要全面深入认识湘江战役精神与长征精神的关系,与中国精神的关系等。

  首先要全面看待湘江战役的“败”与“胜”。湘江战役是失败的,也是胜利的。失败是因为我们党在这次战役中损失惨重,中央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含突破此前敌人设置的三道防线的减员);胜利是因为中央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把中央红军围歼于湘江以东的企图,实现了中央红军在此次战役中的军事目标。只有看到失败才能深刻认识到“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的极其严重危害,才能体现我们党善于总结反思、勇于纠正错误、敢于自我革命的高贵品质。只有看到胜利才能充分认识湘江战役的重大历史意义,充分显现“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精神的价值。

  其次要辩证看待中国精神和长征精神的“一与多”。中国精神是长征精神的根脉,是“一”,长征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具体呈现,是“多”。“多”不是“一”,所以必然有不同于“一”的自身特质,“多”又是“一”的具体呈现,所以又必然包含“一”的相应特质。只有看到中国精神和长征精神“一与多”的辩证关系,才能深刻把握二者有机统一的关系,才能既把握好中国精神的统一性,又发掘出长征精神以及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湘江战役精神的异质性,才能更好弘扬中国精神、赓续长征精神、彰显湘江战役精神。

  再次要深刻认识到湘江战役精神浓缩体现着伟大长征精神。长征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是在中央主力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摆脱国民党军包围追击,被迫进行的战略性转移。在战略转移过程中,我们党虽然树立了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书写了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但经过的无数次战役、翻过的人迹罕见的雪山、穿过的满是沼泽的草地,大多都与湘江战役一样遍布危险、充满死亡,只是惨烈程度不一样。克服对死亡和危险的恐惧,就需要有舍生忘死的精神、向死而生的勇气、高于天的革命理想,这些铸就了伟大长征精神。只有把湘江战役精神看成是伟大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更深刻认识到湘江战役精神的重要历史价值。

  二、深刻阐释湘江战役精神的新时代内涵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党的历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这为我们在新时代加强湘江战役精神阐释提供了重要遵循,即阐释湘江战役精神不仅要立足其所固有的特质,而且更要关注其所涵养的时代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湘江战役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激励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一是要深刻阐释坚定信仰、勇于胜利的精神。物质的力量是有限的,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湘江战役是敌强我弱、敌我力量极为悬殊的一次战役,这不仅表现在敌我数量对比上,中央红军只有大约6.4万人,而国民党军队调动了30余万人,形成了对中央红军的围追堵截,而且体现在军队的整体装备上,国民党军队有飞机、大炮和装备精良的机械化师等,中央红军却连基本的武器配备、军队补给都很困难。面对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没有勇于胜利的勇气,就很难做到不妥协、不放弃、不畏惧,并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改革发展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风险不断加剧,尤其需要深刻阐释湘江战役坚定信仰、勇于胜利的精神。

  二是要深刻阐释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的精神。死亡是人类最大的威胁,面对死亡尽力求生是人类最基本的意志。随时可能出现的牺牲是湘江战役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最基本威胁,特别是有去无还、死多生少的后卫阻击战和掩护撤退战,每位红军将士都抱着必死的信念,始终胸怀大局,敢于慷慨赴难。“如敌人明日继续以优势猛进,我军在目前训练装备状况下,难有占领固守的绝对把握。军委须将湘水以东各军,星夜兼程过河。一、二师明日继续抗敌。”红一军团的火急电报诠释的正是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的精神,也正是这种敢于自我牺牲的精神,为湘江战役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也必然存在着各种可能的牺牲,当个人与集体、家庭与社会、局部与全局利益存在冲突时,都需要我们深刻阐释湘江战役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的精神内涵,帮助人们从中寻找破解之道。

  三是要深刻阐释面对问题、勇于突破的精神。善于反思、勇于纠错,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不断自我净化的重要法宝。湘江战役的危难局面是由博古、李德的“左”倾路线造成的,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由于“左”倾路线而失败,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选择长征,长征开始时也由于“左”倾路线而不断遭到失败,致使湘江战役成为中国革命史上最为凶险、最为悲壮的战役之一,也正是湘江战役使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全面认识到“左”倾路线的严重危害,深刻认识到必须彻底纠正“左”倾错误路线,突破“左”倾错误领导。面对问题、善于反思,面对强权、勇于突破,湘江战役最终铸就的面对问题、勇于突破精神,使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领导,结束了“左”倾路线错误,在极端危险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新时代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面对各类矛盾风险挑战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我们必须直面可能出现的问题,深刻阐释湘江战役体现出的面对问题、勇于突破的精神,提升我们破解难题的勇气和信心。

  三、推动湘江战役精神研究阐释出新出彩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湘江战役作为中国革命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我们要善于从中汲取奋进新时代的精神伟力。对湘江战役精神的研究阐释,必须在深化党的历史和理论学习中不断走深走实,推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

  首先要不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湘江战役精神的研究阐释。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正确的党史观、深刻的大历史观,蕴含着科学有效的方法论,是研究阐释湘江战役精神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方法论、丰富思想资源。

  其次要不断加强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用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成果推动湘江战役精神的研究阐释。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既是不断创造历史的百年,也是不断创新理论成果的百年,百年辉煌既承继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又弘扬了中国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湘江战役作为中国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湘江战役精神的研究阐释,必然要统一于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注重吸收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最新成果。

  再次要不断加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研究,用新时代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召唤湘江战役精神的时代化研究阐释。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深刻揭示了理论只有转化为实践,才能成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善于从湘江战役精神中汲取精神养分,不断赋予“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精神更多新时代内涵,使其在加快新时代改革创新发展中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副主任,教授)

  来源:《当代广西》2021年第22期

宁夏党史教育网尾部